昨天从新浪围脖上看到两个网址:xinchunge.com 和 xinzengge.com。凭借着小学时候打下的扎实的拼音基础和对英文字符的敏感,我大致猜到了两个网址对应的内容,只是没想到,人气竟旺盛得让人咂舌,难怪春哥的人人网主页在最近学生期中考试扎堆期间封锁了用户留言,让人膜拜无门。春哥教的信徒实在太多了。

在舍友的怂恿下,我试着点击了页面右下角神兽旁边的按钮,给春哥上了一柱香。在完成了这个极其蛋疼的举动后,我关闭Chrome,进入宿舍联机Dota时间。

一又四分之三炷香的时间过去,所有人还浸淫在godlike完虐电脑的杀气中。奇迹开始陆续发生。首当其冲的竟然是,获得了来自淘宝的一份口头offer,约定在大三暑假(也就是明年七月)去淘宝实习,抛来橄榄枝的正是《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的作者之一,淘江湖的负责人马梁老师。其后,又意外发现近几周被学校给墙掉的校内电视湖南卫视恢复播放,终于能看最爱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了( — — )。联想最近几天打Dota嗑药般突破性的神勇表现,以及奖学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人生,动摇世界观了——莫非信春哥真的不挂科,信春哥真能得永生?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不能搞个人崇拜。是历史造就英雄,而非英雄创造历史。春哥,这位光荣的英雄哥,正是历史的造物,是网络时代创造的偶像,是无聊文化的产物,是娱乐至死的牺牲品。尽管春哥是被当做上帝来膜拜的。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春哥被膜拜,其实质与乡民百姓围观阿Q被杀头类似。中国人民是热衷于围观的,在网上更是如此。当这种围观借由BBS在网络得到数字化实现,围观的成本与门槛更低,自然会有更多不甘寂寞的寂寞人们参与围观。轻点鼠标,摁几下键盘,就轻松汇入了群众运动的洪流,成为了围观人群的一员,共同参与对网络热门事件的创造,成为流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是何等有趣,甚至赋予了意义。

感谢上帝,不,感谢春哥。春哥的及时出现,为这种无聊文化的排遣提供了出口,为群聚行为树立了目标,也为贾君鹏一众的病毒式营销提供了思路。加上草根之外正规军们的推波助澜(谷歌的愚人节玩笑“鸟看”、陈小春哥乱入网游宣传海报、快乐女声决赛中何炅对李宇春的称谓等),春哥之火如燎原之势,红遍中国大地,更蔓延至塞浦路斯、智利、纳米比亚等等全球各地。

好在李宇春至少在对外姿态上较为大度低调,并未生发出当年陈凯歌“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的谴责,否则真可能被淹没在比馒头粉丝更众的春哥神教信徒的唾沫星子里。人生是杯具,也是洗具。盛名之下,春哥的人气得到了保证,专辑也借由其双兔傍地雌雄难辨的身份定位,顺势起名《少年中国》,据说销量还不错。负责这张专辑策划的团队真的是太聪明了。少年,这个今天看来专属正太阶段纯爷们的词,连上中国,立马摇身一变走在了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尖端,立意深远,老少通吃。这就是变不利为有利的经典案例,是所有广告策划和文案们值得借鉴的。

至于信春哥是否真的有效,我想,尽管目前人类科学界还有大量无法解释的谜题如宇宙中深藏的暗物质那样恒河沙数,宗教的力量有时也的确如玛雅预言那样强悍到足以推翻人类认知,但毫无疑问,春哥并没有如此强大的查克拉,否则还看什么HEROES,看春哥MV接受洗礼就行了。

春哥的魔力,很大程度上与心理测验、星座命理一样,属于心理暗示范畴,是人们的自我蒙蔽,是潜意识中无力与外物抗衡而催生的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是数千年来对原始人对图腾崇拜的基因延续,是本能。在现实无望,便在意念中寄望春哥。说到底,其实人们追求的并不是信仰之后获得的恩泽,而是信仰的过程给心理带来的安抚与平静。人们宁愿信自己信春哥(嵌套句,非并列句),从而为压抑在内心而又无从实现的愿望找到宣泄。

即便没有春哥,还是会有其他的哥的(比如曾哥,善哥)。春哥已非实体,而是观念中的符号,是图腾,是阿门,是godlike

前段时间blogbus官方的看法征集活动公布了题目“信春哥,_____”,结果招致众人口诛笔伐,批判这个以文艺与小资著称的BSP也难逃恶俗文化的侵蚀,言辞甚烈。对此我不作评判,在当事人震怒之前,任何自认为推心置腹体恤他人的言论都是YY,毕竟子非鱼,安知于之乐。春哥乐不乐我是不晓得,但专辑大卖了,在网上被人叫一声哥,也无伤大雅吧。

换位思考,如果某天我被粉丝(如果有的话)唤作“冰妹”,我会怎么反应呢?首先我肯定不会生气,因为现实生活中亲朋好友赠与我的绰号已经够多,有些比“冰妹”更强奸耳膜,因此我完全不介意再增加一个。其次,秉持娱乐精神,我很乐意在文艺汇演、迎新晚会、团队提案等合适场合幽自己一默,自嘲“冰妹”。最后,我希望对我的敬奉从“信冰妹,不点背”、“信冰妹,撑饱胃”、“信冰妹,考全会”升华引导为“信冰妹,藐权贵”乃至“信冰妹,跑步进入小康社会”。语法上虽然不怎么阳春白雪,但至少主题明确,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虽不满800字但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是学究派们喜闻乐见的。

考试在即,项目不断。信春哥,每日一拜。